欢迎来到原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破釜沉舟出自什么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 时间:2019-03-24 我要投稿
【www.timezc.com - 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出自什么典故

早在孙子兵法中就有“焚舟破釜”的记载,也表示誓死一战的决心,但并未能形成过于广泛的谈论,直至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皆沉船,破釜甑”,讲述了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带领士兵所做出的破釜沉舟的举动,逐渐成为后世老生常谈的经典故事。

项羽本纪是西汉年间由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第七卷,讲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生平,记录了秦朝末年项羽辉煌壮烈的一生。

《项羽本纪》通过描述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纷起与楚汉相争的恢宏历史景象,生动地刻画了项羽十分悲壮与深刻的一生。项羽,既是一个力拔山河、骁勇无敌的英雄豪杰,又是一个生性暴戾、有勇乏谋、儿女情长的匹夫。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的描述,将他性格中所有矛盾点的每个侧面都对比鲜明却又和谐统一地在这篇巨著中展现无遗,既有不少作者对于其人格上一些不足之处的评判,但更多的是对于一位英雄发自内心的同情与叹息。史记中的所有本纪所描写的都是帝王,然而项羽并为成为帝王,司马迁却将之写入本纪归为帝王之列则是表现了对项羽至高无上的敬意。

在项羽本纪中,对于破釜沉舟这一段的记载,说他杀了上帅宋义,威震全楚,名扬诸侯。起初派前锋先赴巨鹿救援,并不顺利,得到再次请兵后,项羽亲自带领众兵渡河,将船沉没,将锅砸破,将屋烧毁,只带三天粮,以表示全军带着一颗必死的决心,绝不企图苟活。项羽的这种表现,将他的豪气决心、果敢坚毅都展露无遗。

关于破釜沉舟的对联赏析

项羽本纪中写道: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而破釜沉舟一词,却是出自蒲松龄的自勉联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自勉联,自古以来,很多志向远大的文人学士,在勤奋苦读的同时,常常会写一些对联挂在墙面、床头或刻在纸镇上,在面对艰苦环境的同时,能够不断鼓励自己克服困难,发愤图强。蒲松龄的这首自勉联也是如此,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对联中所举的事例一般,坚持不懈,苦心攻读,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实现壮志。因此蒲松龄将此联刻在压纸的铜尺上,来勉励自己不断地读书创作。

这首对联中,蒲松龄举了多个鼓舞人心的事例,例如破釜沉舟,项羽面对劲敌强秦,能够毫不畏惧,带领士兵渡河后,尽沉船,砸碎锅,烧屋舍,带领全军勇往直前,以一颗不胜则亡的决心奋勇杀敌,最终大获全胜,打得敌人要么死要么逃。此后项羽威名大振,于诸侯中称霸,原本不把楚军放在眼里的秦国,却被打得一蹶不振,走向灭亡。

而卧薪尝胆也一样,越王为了报仇雪耻,忍辱负重,每日尝苦胆,睡柴草,使自己不忘耻辱,努力壮大国力,最终富国强兵,反灭吴国,使原本已亡的越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霸。

蒲松龄的这幅对联,讲述了皇天不负苦心人,有志者定能事竟成。

破釜沉舟的反义词有哪些

破釜沉舟源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的是项羽在行军途中,率领部下渡江以后,将所有船只凿穿沉入河中,打破所有锅,烧掉所有房,带着一颗不胜就死绝不回头的决心前行赴战,最终取得胜利。如今破釜沉舟作为一个成语赞扬项羽这种为了目标不顾一切的决心与勇气,喻指有志者事竟成。那么破釜沉舟的反义词有哪些呢?

在勇气方面,破釜沉舟的反义词是“知难而退”,表示遇到困难就马上退缩,没有坚持下去努力克服的勇气。破釜沉舟这个故事中被项羽所杀的上将宋义因为畏惧秦军兵力而迟迟停驻不敢进军就正好形象地表现了“知难而退”这个词的含义。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旧时原来是指打仗时应当见机行事,如果遇到难以完成的事情任务绝不硬碰硬,懂得回头,而如今演变成了畏惧不前、望而退步的意思。

此外,在决心上,破釜沉舟的反义词还有“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等等,破釜沉舟讲的是项羽一心要打败秦国,不打胜仗誓不罢休的决心,没有任何异心和妥协,以此带领全军向死而战最终取得胜利。而优柔寡断表示的是做事情犹犹豫豫难以定夺,缺乏决绝,没有强烈的明确的目标。而“举棋不定”原来是指在下棋的时候拿着棋子不知道该走哪一步,比喻做事情顾虑太多,难以做选择。这两个成语都含有一定贬义之意,不够决绝。

破釜沉舟告诉我们,只要对于成功的渴望足够强烈,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带着勇气努力前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破釜沉舟的决心是什么

在经典故事破釜沉舟中,项羽下定决心誓死要大败秦军,以解救赵军巨鹿之围,他只给自己一条路的选择,并告诉将士们除非想要跳河而亡,否则除了打赢战争之外没有其它的活路。

项羽的所作所为看似是抱有极大的把握的,于大多数人而言,没有十足的把握定然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是面对秦国这么强劲的对手。然而实际上呢,楚军对于秦军来说,就如同鸡蛋碰石头一般,章邯在项梁战死后,早就丝毫不把楚军放在眼里了,那么如此悬殊的实力之差,又是什么促使项羽的军队在最后取得成功呢?

没错,就是项羽誓死拼搏不打胜仗不回头的决心,破釜沉舟表示了他为了达到目标不顾一切定要干到底的决绝。项羽的心无旁骛使他的眼中只有一件事,就是战胜敌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选择和退路。他命令众将士将船只凿穿沉入河底,将锅打破而干粮仅能维持三天,烧毁营房没有住所可居住,这一系列的举动不仅仅代表了项羽丝毫不畏惧的勇魄,更是他坚定目标一心向战的决心。

项羽做出的选择中是没有退路的,甚至没有第二选择,在这场战争中,决心即力量,信心即胜仗。楚军的胜利是带有奇迹性的,项羽更是因为战胜了不可能打败的敌人从而在诸侯中威名远扬,占据领袖地位。然而此次巨鹿之战的得胜表示了只要有决心就有动力,对目标越渴望就越有行动的力量。

揭秘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

破釜沉舟的典故出自巨鹿之战,秦朝末年各地起义纷起抗击秦暴政,当时由项羽率领的楚军与秦朝名将章邯带领的四十万兵力在巨鹿发生的一场重大战役,也是历史上少有的至今还常被世人所称道的以弱胜强的一场著名战役。

公元前208年,秦军大将章邯杀死楚军起义首领项梁后便不把楚军放在眼里,于是与王离率领的20万援军汇合后一同进攻赵国,赵军难以抵抗,于是逃进了巨鹿城,被秦军团团围住不得动弹。赵王无奈之下只好向楚国与各诸侯求救,由于秦军过于强大,凡是前来试探的援兵均是全军覆没,于是各诸侯没有愿意送死的。

此时,楚怀王兵派两路,一队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率军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队则是以刘邦为主帅,直攻关中,并且楚王许诺称谁先拿下关中,谁就于关中称王。

前去援赵的楚军在进入安阳后,宋义由于畏惧秦军兵力则按兵不动执意要等两军交战多时后出兵收渔翁之利,项羽忍无可忍将其杀之,领军渡过大河后凿船摔锅不留回头路,指挥全军奋勇杀敌,交战多时最终大破秦军,取得胜利。

此次一战,楚军打得秦军就此陨落,再也没能振兴,从此名存实亡。在这场战役中,项羽破釜沉舟的大无畏决心与魄力感染了众诸侯在后期一同加入抗秦,也使项羽声名大振,从此确立了在诸侯中的领袖之位。

破釜沉舟发生在什么战役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是在著名战役巨鹿之战中发生的,赵军被秦军围困在巨鹿城,楚王在得到求助后,派宋义与项羽前去救援,项羽由于上将宋义迟迟按兵不动,于是急不可耐将其杀之,自己率兵前去救赵。

宋义死后,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士气大增,项羽先派部分前锋前去切断秦国粮道,自己率领全军渡河后,下令破釜沉舟烧营房,不胜则死绝不回头,士兵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于是拼死杀敌,将秦军包围,以一敌十,越挫越勇,九次激战过后,终于大破秦军,解救了被围困的赵军。章邯退军,秦军或死或逃。

此时,诸侯军作壁上观,楚军的威望一时在诸侯间声名四起,前来援助的诸侯军甚多,却没有一个阵营敢出兵的,看着楚军将秦军打得落花流水,各观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吓得心惊胆战,惶恐不已。在项羽打败秦军召集各诸侯将领时,没有人不是吓得腿软跪着进门的,不敢直视项羽,从此尽由项羽统帅。

在秦军败下阵来以后,章邯企图定约求和,而项羽由于军中缺粮,也有意如此,在得到众军官同意以后,双方便择日会面。订完盟约以后,项羽留章邯与其部下秦兵在军中,巨鹿之战就此结束。不过在全军到了新安以后,秦军由于私下议论,被项羽知道后,未防他们心中不服,于是将降兵全数诛杀。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场胜利,击毁了秦军主力从此一蹶不振,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秦朝覆灭的基础。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73380237@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门文章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