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原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关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学设计

孟浩然 时间:2019-03-25 我要投稿
【www.timezc.com - 孟浩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 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4、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体会末两句诗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 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 “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 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 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

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 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 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 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人物:孟浩然李白

事件: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地点: 黄鹤楼

时间: 三月

反思:

教学时我主要努力是创设情境,将作者的情感转化成学生的情感,设法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让学生进入大诗人李白的内心世界,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仿佛已不是学习者、朗读者,而是那黄鹤楼下江边的李白,他们的心完全沉浸在古诗描绘的意境中。正是因为学生已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之间

的浓厚情谊,感受到分别时的惆怅,才能深情地吟诵。学生在吟诵中所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朗读时的声音、气息,和谐地融入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中,是内心情感的自然外化。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73380237@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门文章
数据加载中...